臺灣的馬英九總統在上星期,針對尖閣諸島問題(釣魚台)闡明了「兩岸不能聯手保釣三個理由」。這番發言意味深長,所以我試著解讀這背後的涵義。而據說馬英九是在大陸台商們面前說這番話的。
一、大陸否認「中日和約」;
二、大陸沒有回應「東海和平提議」;
三、大陸不希望台日漁權談判觸及釣魚台主權。
關於第一條,或許有些難以理解,因為在臺灣內部也進行過各種形式的討論。臺灣外交部的發言人,也進行著“補充”說明。根據其說明,在甲午戰爭後簽署的馬關條約(1895年),割讓臺灣給日本時,是包括尖閣諸島(釣魚台)在內的。而根據開羅宣言(1943年)和波茨坦宣言(1945年),日本必須將佔領的中國領土歸還中華民國政府。這是臺灣(中華民國)對尖閣諸島(釣魚台)的領土所有權的主張根據,中國共產黨既然否認「中日和約」,也就不可能聯手保釣。
站在中華民國的立場,也許就是這麼回事。只是,「中日和約」已經伴隨著日中邦交正常化而由日本方面發表結束宣言,失去其實效性,因此向中國大陸提出這方面要求,根本上是難以辦到的。
而關於第二和第三,中國大陸絕對不會接受臺灣與第三國進行相關主權的討論。這一傳統的明確立場,中國大陸不會改變。從這一意義而言,馬英九這次的發言,也許可以作為臺灣間接接受了中國所表明的最終意見。
只是,我想對於中國大陸方面而言,臺灣持有這樣的立場,也是預想結果之內,想必也不會吹毛求疵地當成一回事去反駁馬英九。如果這麼做的話,破壞了好不容易稍微回穩的兩岸關係就太可惜了。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大陸無法容忍的最後底線,是在尖閣諸島(釣魚台)的主權問題上,臺灣不再向日本主張領土所有權。因此臺灣只要始終如一地堅持領土所有權主張也就可以了。
還有,若再與美國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做比較的話也很有趣。基本上,美國不希望臺灣在尖閣諸島(釣魚台)問題上採取任何具體的或伴隨有行使實力的行動。薛瑞福(RandySchriver)-這位曾在小布希政權時代,在阿米蒂奇(Richard Lee Armitage,美國前副國務卿)手下負責亞太事務和全權處理臺灣問題的人物,最近就尖閣諸島(釣魚台)問題,美國對臺灣有何期待而發表了看法。薛瑞福屬於共和黨,雖說不能直接傳達現歐巴馬政權的看法,但可以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華盛頓的共識。
1.臺灣應避免與中國大陸有任何合作關係。
2.臺灣應與日本維持良好關係。
3.臺灣應避免參與已經不確定的、混亂的環境。
其中特別強調的是第3點。在日中的緊張對峙關係中,如果連臺灣也牽扯進去,在混亂的局勢之上無疑再添混亂,極容易出現東亞的安全保障瞬間瓦解這一令美國政府最為擔憂的危險事態。想必美方只希望暫時先讓日中這兩個大國之間來一場遊戲吧。
臺灣不可能違背提供安全保障的美國意向,但也不可能與中國大陸聯手合作。與此同時,還希望臺灣民眾能和擁有壓倒性親近感的日本維持良好關係。而且,也期待與在經濟上深度依存的中國大陸能和諧相處。如此以來,可供選擇的方案必然地只有一個:
在主權問題上做些表面性的努力的同時,實際上則是在日中衝突的咫尺之間,從可預見的緊張事態中後退一步,這便是臺灣的選擇之道---而這就是我從馬英九的話中解讀出的「言中之意」。
聯絡方式
nojima1968@gmail.com
- Feb 25 Mon 2013 10:40
解讀馬英九「兩岸不能聯手保釣三個理由」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